麻疹防控知識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四季均可發(fā)病,在我省發(fā)病高峰為4~7月份,患者多為5歲以下兒童。以發(fā)熱、流涕、咳嗽、眼結膜充血,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主要臨床表現。麻疹的并發(fā)癥有肺炎、喉炎、腦炎,其中以肺炎常見,嚴重者可致死。麻疹傳染性極強,易感者接觸后90%以上均發(fā)病。麻疹患者是主要傳染源,麻疹病人在出疹前后4天均有傳染性,接種2劑含麻疹成份疫苗后99%的人可獲得免疫力。
2. 麻疹是怎么傳播的?
麻疹病毒主要存在于發(fā)病初期病人的口、鼻、眼、咽分泌物及痰、尿、血中,通過病人打噴嚏、咳嗽等途徑將病毒排出體外,并懸浮于空氣中,形成“麻疹病毒氣溶膠”。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。因此,麻疹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。另外,它還可伴隨眼結膜感染。
3. 麻疹有哪些癥狀表現?
患麻疹后,典型病例表現為燒三天、疹三天、退三天。臨床經過一般為:感染麻疹病毒后一般經過10~14天(最長21天)出現癥狀。早期有發(fā)熱、咳嗽、流涕、流淚、結膜炎、常伴有全身不適、食欲減退、精神不振等。發(fā)熱后3--4天出現皮疹。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(guī)則的紅色斑丘疹,始見于耳后、頸部、沿著發(fā)際邊緣,24小時內向下發(fā)展,遍及面部、軀干及上肢,多在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,疹間皮膚正常,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,皮膚水腫,面部浮腫變形等。同時伴有高熱,體溫可達40--40.5℃,此期常伴有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,并持續(xù)幾周,腸系膜淋巴結腫可引起腹痛、腹瀉和嘔吐,多為一過性,熱退后消失。出疹3--4天后皮疹開始消退,消退順序與出疹時間相同,即先出先退、后出后退;在無合并癥發(fā)生的情況下,食欲、精神等其他癥狀也隨之好轉。疹退后,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,7--10天痊愈。病情嚴重者,可引起肺炎、腦炎、視神經萎縮等并發(fā)癥,預后較差。
4. 麻疹的危害?
麻疹的主要危害是患病后的并發(fā)癥,主要的有支氣管炎、肺炎、神經系統(tǒng)病變等。由于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癥。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、犬吠樣咳嗽、吸氣性呼吸困難等,嚴重者需行氣管切開術,否則可窒息死亡。神經系統(tǒng)主要有麻疹腦炎、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、格-巴綜合征、偏癱、大腦血栓性靜脈炎和球后視神經炎等。這些并發(fā)癥常表現為意識改變、驚厥、突然昏迷等癥狀,病情嚴重,病死率高,極少數幸存下來者,會留下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遺癥。
5. 如何科學預防麻疹?
?。?)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經濟、最便捷、最有效的方法。 我國目前對兒童實施2劑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: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,18~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。未罹患麻疹且既往無麻疹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詳的15歲及以上人群,推薦接種1劑次麻疹-風疹減毒活疫苗。
(2)維持良好的個人衛(wèi)生習慣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
?。?)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,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。
?。?)保持雙手清潔,雙手被呼吸系統(tǒng)分泌物弄污后(如打噴嚏后)要立即洗手。
(5)徹底清潔麻疹患兒用過的玩具和家具。
?。?)患者在出疹后的4日內不應上學或上班,避免將疾病傳染給沒有免疫力的人群。
(轉載廣東省衛(wèi)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