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湛江市外經情況分析
來源:湛江市統(tǒng)計局?
?
?
?
?
2016年,我市大力促進外向型經濟發(fā)展,家具、水海產品和小家電企業(yè)對新興市場出口實現快速增長,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二,進出口減幅收窄。全年實際完成進出口總額304.4億元,比上年下降4.6%。其中,出口194.8億元,增長11.8%;進口109.7億元,下降24.2%。順差85.1億元。
利用外資方面,2016年全市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(yè)13家,合同外資23728萬美元,同比增長194.0%。,實際利用外資金額6132萬美元,同比下降60%。工商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(yè)年末實有591家,同比下降7.2%。
一、進出口貿易情況
(一)出口增長企穩(wěn),進口繼續(xù)萎縮。出口除二、六、七月稍有下挫,增長為負之外,其他月份均保持正增長。一月實現開門紅增長29.4%,二至八月處于跌宕弱增長狀態(tài),九月之后再現兩位數增長,全年增長11.8%,出口形勢好轉。進口仍然大幅下滑,一月下降62.8%,到三月降幅收窄為22. 8%,但下行態(tài)勢未改,四月降幅又再加大,全年累計下降24.2%。受進口持續(xù)萎縮影響,進出口各月均為負增長,年底降幅收窄,全年同比下降4.6%。
(二)一般貿易小增,加工貿易下降。從貿易方式看,一般貿易進出口270.8億元,增長3.0%。其中出口180.4億元,增長21.3%,占全市外貿出口總額的92.6%;進口90.4億元,下降20.9%。一般貿易比重提升,拉動我市整體進出口增長2.4個百分點。加工貿易額持續(xù)下降,新興經濟體,象東南亞一帶,利用要素成本參與競爭。全年實現加工貿易進出口19.3億元,下降23.9%,影響我市進出口整體下降1.9個百分點。
(三)主要出口商品齊驅并進。在傳統(tǒng)大宗商品出口中,家具出口61.3億元,增長13.6%,湛江家具以質量好、價格優(yōu)著稱,產品遠銷東盟、歐美等地區(qū)。水海產品出口41.6億元,增長12.3%,湛江國家水海產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于2016年4月通過SGS集團審核認證,大大提高了水產品的國際競爭力。機電產品出口 39.4億元,增長15.5%,湛江小家電不斷推出擁有核心科技的高端產品,通過廣交會等平臺拓展海外市場,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。另外出口較多的有鋼材9.9億元、紙及其紙板8.8億元。
進口商品主要有鐵礦砂29.8億元,增長5.5倍;進口糧食24億元,增長18.3%;機電產品12. 5億元,下降22.4%。
(四)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沿線國家出口穩(wěn)步增長。湛江海關數據顯示,2016年湛江市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總值為90.4億元,比上年增長6.1%,占湛江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9.7%;其中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沿線國家出口77.9億元,增長17.9%,占同期湛江出口總值的40%。新加坡、越南、印度和馬來西亞成我市主要貿易伙伴。我市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沿線國家主要出口商品為家具、機電產品和鋼材。
?
?
2016年,自巴西和澳大利亞進口大幅增長,自巴西進口31.7億元,增長72.8%;自澳大利亞進口19.3億元,增長67.1%;自美國進口17.4億元,增長9.5%。
(五)民營企業(yè)成為第一大進出口主體。我市有關部門努力為民營企業(yè)搭建投資洽談、合作交流平臺,引導民企“走出去”,拓展海外市場。海關數據顯示,2016年湛江市民營企業(yè)進出口148.1億元,增長9.2%,占全市進出口總額48.7%。其中,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48.2億元,增長19.1%。湛江市民營企業(yè)出口家具41.3億元,增長20.8%,占全市家具出口總值的67.3%,成為行業(yè)出口主力。國有企業(yè)進出口84.1億元,增長39.6%;外商投資企業(yè)進出口72.2億元,下滑41.3%。
二、利用外資情況
(一)合同外資增長迅猛。我市著力擴大雙向投資,把利用外資作為市外經貿的重頭戲,緊緊瞄準引進境外優(yōu)勢企業(yè),吸引更多大型企業(yè)到我市投資興業(yè),做大做強我市外向型經濟總量。2016年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(yè)13家,比上年增長225%;合同外資23728萬美元,增長194.0%,增幅全省排名第1位。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132萬美元,比上年下降60%。吸收外資來源以香港特區(qū)為主,合同外資23134萬美元,增長451.3%,實際利用外資3877萬美元,下降74. 6%。外資利用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(yè),合同外資11930萬美元,增長131.4%,實際利用外資2724,下降19.4%。投資領域以制造業(yè)、房地產業(yè)、信息傳輸、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(yè)為主。
(二)外商投資企業(yè)有所減少。隨著對少數問題企業(yè)依法嚴肅查處與相關改革舉措的深入推進,我市整體投資環(huán)境持續(xù)改善,根據工商登記情況,2016年末實有外商投資企業(yè)591戶,比去年下降7.2%,分布在外資企業(yè)126戶、中外合資企業(yè)90戶、中外合作企業(yè)16戶;主要行業(yè)為批發(fā)和零售業(yè)157戶、制造業(yè)142戶;外資來自香港的有152戶。投資總額年末實有60.89億美元,比去年下降6.3%,分布在中外合作企業(yè)19.02億美元、外資企業(yè)18.97億美元、中外合資企業(yè)15.86億美元;主要行業(yè)有制造業(yè)37.71億美元、農林牧漁業(yè)5.94億美元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(yè)5.62億美元;投資主要來源香港的有50.05億美元。
三、促進外經貿發(fā)展對策
(一)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新壁壘,拓展主要出口產品市場。新壁壘以技術為核心,以人類健康和勞動者權利、自然環(huán)境、對動植物的危害為借口,通過提高相應的門檻,以此來保護本國的市場。例如,2016年以來部分中東國家針對機電產品密集發(fā)布相關技術貿易措施(TBT)通報,應對全球變暖的新框架《巴黎協(xié)定》正式生效,對我市的家用電器、化工、農業(yè)、能源、裝備等出口產業(yè)造成較大影響。為此,我市要加大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及研發(fā)新型節(jié)能技術的力度,推動進出口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抓住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(fā)展機遇,加快產業(yè)轉型升級步伐,大力拓展新興市場,確保我市對外貿易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。
(二)加強配套設施建設,為外貿發(fā)展爭取更多優(yōu)勢。2016年“東南亞-湛江-貴州”集裝箱海鐵聯(lián)運專列開通,為廣大客戶提供了內陸連接東南亞的快捷、經濟、高效的“一站式”物流運輸模式,對促進大西南與東南亞經貿往來具有戰(zhàn)略意義。另外,粵西首家B型保稅物流中心——湛江保稅物流中心順利通過國家驗收,5月17日正式運營;4月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湛江設立進境水果指定口岸,成為粵西首個獲批準設立進境水果指定口岸;5月雷州烏石對臺小額貿易點舉行首航儀式,成為廣東省唯一在運行的對臺小額貿易點。我市要進一步推進、完善配套設施建設,發(fā)揮湛江港作為西南出海大通道、廣東對接東盟先行區(qū)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(zhàn)略支點優(yōu)勢,積極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建設,努力提升湛江產業(yè)國際品牌形象,進一步增加國際貿易競爭力,助力外向型經濟發(fā)展。
(三)大力優(yōu)化外商投資環(huán)境,促進外資擴量提速。在投資熱點競爭不斷加大的形勢下,我市應在法定權限范圍內,進一步放寬服務業(yè)、制造業(yè)等行業(yè)的外資準入,引導外資向交通、金融、園區(qū)、資本運營等領域拓展。制定出臺更加優(yōu)惠招商引資政策,持續(xù)改善政務、誠信、治安和交通四大投資環(huán)境,保證外資利用健康規(guī)范發(fā)展,提升風險防范能力,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資地。